新版医保目录实施半年,进展如何?
“国谈药”通常是指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通过集合13.5亿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在不超出医保基金和广大参保人的承受能力前提下,医保部门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确定支付标准后,纳入医保目录报销并处于协议期内的药品,往往被称为“国谈药”。“国谈药”通常具有近年来新批准上市、独家生产、市场上缺少竞争等特点。
目前“国谈药”均为医保乙类药品。基本医保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个人先行自付一定比例,然后再按规定比例报销。现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协议期内“国谈药”共计346种,涵盖肿瘤、罕见病、高血压、糖尿病用药等多个治疗领域。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于今年3月份实施。半年过去了,公众对于实施情况十分关注。
今年3至8月 谈判药品已为患者减负1097亿元
近日,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2022年版的医保药品目录新增了111种药品,涉及肿瘤、免疫、罕见病、抗病毒等多个治疗领域,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合计达到了346种。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经有23.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其中,定点医疗机构6.5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6.9万家,去年新增的91种谈判药已经在5.5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
“3~8月,据统计,346个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累计报销1.23亿人次,医保基金支出491.7亿元,平均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9.7%,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因素,3月到8月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这346种谈判药品已经为患者累计减负1097亿元。”黄心宇说。
国谈药落地有妙招:让大医院与院边店进行深入“配对”
自国家医保局推行国谈药“双通道”政策以来,各地积极落实,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优化。例如,北京市医保局近日发布《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出了确保国谈药“双通道”政策落地的4项举措:
一是,直接点名23家医院参加国谈药落地的试点管理工作。并且这些医院大都是非常知名三级医院,其中就有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北大医院、积水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等。并且据医保局的说法,选取这23家医院的标准就是,门诊量大但国谈药采购数量少的定点医疗机构。
二是,医保局在每家试点医院的周边,至少指定1家定点零售药店(院边店)为医院供应国谈药。因为很多医院存在一院多址的情况,所以需要按实际的需求进行认定,也就是如果某家医院有多个不同地址的院区,那每个地址都可以指定一家院边店进行国谈药专供合作。
并且,医保局明确要求试点医院对临床确有需求暂时无法配备的国谈药应向协议药店及时反馈,由协议药店根据试点医疗机构需要及时配备。其中的利好就是签约药店的国谈药配备信息会与医院的HIS系统打通,更加方便医生根据治疗需要开具外配处方,方便患者去院边店直接用处方购药和报销。
三是,在医保支付方面打消医院方面的顾虑,明确提出在这些医院的总额预算管理中,对试点医院在协议药店发生的国谈药增量费用在医疗机构总额外由医保单独清算,对符合DRG除外政策的国谈药执行除外政策。这将有助于减轻医院配备和使用国谈药可能带来的费用管理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减少国谈药入院的阻碍。
四是,明确了这些试点合作零售药店的遴选条件,并按照连锁药店、距离远近、经营国谈药经验等因素进行挑选。
来源:北京医保局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将于12月初公布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经于7月正式启动,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对此,黄心宇表示,今年目录调整工作还将继续坚持把握保基本的定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药品保障水平的提升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在保持品种总体稳定、准入条件和工作流程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今年目录调整的评审方式,具体规则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充分体现医保的价值购买,体现对医药创新的支持,目录调整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7月1日,我们已经正式启动了今年的药品申报的工作,本月初,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了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包括224个目录外药品,164个目录内药品在内,总计有388个药品通过了形式审查,我们将按照计划开展评审、测算和谈判等工作,预计将在今年的12月初能够公布目录今年的调整结果,计划从明年的1月1日起正式执行该版的医保药品目录。”黄心宇介绍。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新康界 梦瑶综合整理
编辑 | 王梦媛 吴晗潇
热点文章